缅怀先烈的故事,缅怀先烈的故事有哪些简短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3-16 阅读数:7人阅读

北京八宝山公墓都安葬着哪些名人?有什么故事?

如果说都安葬的谁那不是谁都能回答上来的。只能说能安葬在八宝山的都是有过丰功伟绩的人或事造福国人的一些前辈,革命伟人 艺术家 科学家

八宝山公墓作为国家级别的公墓所以最开始就得规定是县团以上级别的人才可以安葬于此,后来通过修改之后规定司局级别的领导可以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并且直到今天也没有再更改过。所以这样看来公墓的要求级别还是非常严谨的,八宝山公墓除了安葬那些有着极大贡献的功臣,还有一个人民公墓,但是因为这里是北京的地盘,所以价格方面是非常昂贵的。在这里安葬其实要求很高的,并且需要严谨的遵守规定,如果想要安葬这里的话会发放文件,然后经过仔细的审批之后才可以真正的在这里安葬,因为公墓的空间十分的有限,所以为了节约空间通常会把逝者的骨灰放在门廊之上,又或者安放在骨灰墙之中。 而八宝山公墓中,第一位入葬的就是任(ren)弼时。自从八宝山公墓建立以来一直被国家以最特殊的方式对待,能在这里安葬的都是一些有着特殊贡献的人们,所以能在这里安睡是光荣的,并且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对于我们国人来说,八宝山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因为在这里长眠着许多为人民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辈。

缅怀先烈的故事,缅怀先烈的故事有哪些简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是因为有他们曾经的努力,曾经的义无反顾,我们才能拥有如今的生活。正因如此,八宝山的存在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英雄,只有记住这些不平凡的人,才会有更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进而成为英雄的人。

这些人,是民族的脊梁骨,国家的顶梁柱。不过因为八宝山在北京,很多朋友没有机会去亲眼看看这个神圣的场所,所以对这个地方也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

缅怀先烈的故事,缅怀先烈的故事有哪些简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清楚里面到底有哪些先烈,这些先烈又有哪些故事。这次,我们就走进这个神圣的场所,来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先烈。

朱老总是我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是我党和我军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

朱老总在军事上才能显著,在抗战之前,他和毛主席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之后又在抗战中指挥了大大小小多次战争。

缅怀先烈的故事,缅怀先烈的故事有哪些简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最能体现老总非同一般军事眼光的还是三大战役时期。在三大战还未开始之前,他部署和规划了石家庄攻坚战,还对其他地区进行了系统的指导和规划。

面对大战,他立足于全国战场作出预示,其中包括对中原黄淮地区战局以其他地区战局的预示,并且指出了中原战场的重要性。

这些预示在之后的战争中几乎全部应验。不得不说,朱老总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

八宝山是北京最大的免费公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夏天难得的避暑好地,并且无论何时去都不会人多,安静有能量感适合看书学习。

我想,去一趟八宝山公墓你就会明了祖先们为什么把清明节设在春天,你在面对人生诸多烦扰之时如:能不能顺利升职?怎样碾压对手等等疑问,都会化为一缕青烟,答案就藏在那些小匣子里,那一座座墓碑的墓志铭中。

接下来就我们一起看看八宝山沉眠着哪些英雄伟人吧。

八宝山埋葬着明成祖时靖难之役的功臣名将,安葬着光荣牺牲在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官兵,如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38位名将,诸如罗荣桓,聂荣臻等开国将军们也沉眠与此。

不了解八宝山公墓的人,可能认为这里只有革命英雄,开国将领,上层领导等等党政大人物逝世后才有资格安葬于此,毕竟八宝山在新闻联播里出镜,只有在某位中央退休老领导逝世举行葬礼的时候。

但事实是只要是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师们,都可以安葬于此。像那些我们早已在历史课本上熟悉的将领就不再赘述。

接下来,着重介绍葬于八宝山的几位前辈先贤。

老舍,这是我们大家很熟悉的一位老前辈了。他的衣冠冢就在此,墓里安放的是老舍先生生前的眼镜和钢笔,墓志铭也极为简单: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至于这个极为谦逊的墓志铭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老舍先生的书,对于当代人来说,就是一部部通往民国时代的列车,民国时期百姓的困苦欢痛,皆在先生笔下。

读过先生书的同学,前往他的墓前瞻仰,定有许多书本得不到的感想。

北京八宝山公墓安葬的名人有很多,我们说一下为新中国成立作出巨大贡献的将帅们吧。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红军之父,是八路军总司令。当年正是他和毛泽东一起,在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道路。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一切国内外反动派,为中国人民建立了可以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朱德被授予元帅之职,是十大元帅之首。

1976年朱德因病在北京去世,去世之后安葬在北京八宝山。

罗荣桓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以及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的缔造人之一。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罗荣桓被授予元帅之职,是人民最为敬仰的领导人之一。

1963年罗荣桓元帅去世之后,葬在北京八宝山。

葬在八宝山公墓的大多数都是革命先烈或是近代的名家学者,但他们的墓也分大小,其中,最大的一个墓面积高达三百多平方公里。这个墓就是曾被誉名为“党内的母亲”的任弼时之墓。

任弼时是开国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死去的时候仅仅只有四十六岁,但他生前为国家做的每一个贡献,都让人无法忘怀。

任弼时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年少时期受到五四运动的熏陶,所以他从小就已经注定要为祖国而奋斗。但奈何他家境贫寒,在这种条件下,他只读了几年书,就不得不放弃他的求学生涯了。幸运的是,后来他遇到了毛主席,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他的人生,也就此改变了。 他的爱国主义,在他以后的工作中也深有体现。他坚持守护党的路线,实事求是,在左倾和右倾错误上拯救了许多革命人。在革命运动中,他一丝不苟,对于反革命的人会追查到底,以此保护革命者的安全。 任弼时对待同事这样,对待百姓也是如此。他爱戴人民百姓,经常给他们他帮助扶持。他是个认真的人,也是个温柔的人,这一点上,他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敬仰。

除了在国内起到领导作用之外,在国际上,他也十分拥护毛泽东,并且,用一切行动向国际上的人证明,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正是毛泽东,不是别人。

不过在建国后一年,任弼时就不幸病逝了。他生前勤勤恳恳,曾多次带病工作,为了革命工作,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也导致他最终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他的逝世,是一个震惊国内的大消息,当时许多领导人以及普通百姓都参加他的追悼会。并且,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正是把他安葬在了北京八宝山公墓。

这件事发生之后,也令毛泽东心痛不已。毛泽东曾亲笔为他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除此之外,任弼时的墓碑也是毛主席亲自题词的。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物,拥有八宝山面积最大的一块墓地,是当之无愧的。

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抗战的衡阳保卫战。

衡阳第一大战斗五马归槽:贺光耀团长捧着肠子指挥战斗

五马归槽是衡阳保卫战的序幕,属于外围据点。

这里没有坚固工事,只有一些土木工事。

然而,日军没想到的是,这里仍然发生了激战。

第190师机枪3连中尉排长姜启家幸存下来,战后这么回忆:天一亮,我们就同敌人遭遇了。日军距离我们阵地大概有1500米,还在不断集结,正在准备战斗。

我奉命连长命令对敌人开火,先发制人,将日军行军队列打散。

1938年台儿庄战役,一名女护士正在抢救连长。突然,一个鬼子军官挥刀突袭连长,连长当场牺牲,此时怒不可遏的女护士,随手操起了一块石头就砸向鬼子军官的脑袋,连击数下后,鬼子军官当场倒毙,可就在下一秒,一颗流弹却毫不留情飞向了女护士………

她叫刘守玟,时年18岁。还是一个长沙女中的高中生。因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从湖南万里奔赴徐州,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台儿庄大战,并不幸死在那里。

女孩参战,无疑是时代最悲惨的缩影之一。而当时的中国,就有大量参军的青年女性。满腔热血,一个个鲜活的丽影化作了钢铁战士。

刘守玟,便是台儿庄之战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此战,中国军队投入兵力29万,日军5万,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虽然最终也没能阻止日军,但毕竟给了日军以重创,也极大地凝聚了全民抗战的向心力。值得大书特书。

当此之际,每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都愿意为之一洒青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是那些接受了新思想的学生们。这里面就包括已经18岁的刘守玟。

记得余华有一本书叫《十八岁出门远行》。说的是一个人到了18岁就开始想要走出家乡看世界。而那时18岁的人在干什么呢?奔赴战场!这是真正18岁的远行。因为随时可能一去不复返。

你能想象吗?一个18岁并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学生,在面对自己的连长被日军当面杀死后,她的内心是何等的震动。悲痛、惶恐与愤怒一定是纷至沓来的。以至于她拿起石头,瞬间爆发的力量就砸死了这个日本军官。

抗日战争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完的。有一部电影叫《红嫂》的。就是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真实故事。老百姓为了保护八路军及家属,将自己的孩子送给日本鬼子,说这是八路军的人,[流泪][流泪][流泪]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为了让八路军后代能活着,把自己的奶水让八路军的孩子吃等等。说到这里,我是热泪盈眶。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这是多么的感人呢?还有东北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英雄赵一曼等等……

他是被蒋介石称为最大共谍的卧底,他率军起义的通电一公布,当时已经跑到台湾的蒋介石气得浑身发抖,捶胸顿足,连声骂道:“娘希匹,郭汝瑰……”。

是的,郭汝瑰,可能知道他的朋友不是很多,但是,当时,他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两度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授陆军中将。

美国一家报纸曾不无幽默地发表一篇题为《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败已先分》的文章,其中讲道:“郭汝瑰以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身份,为国府‘运筹帷幄’之中,却让中共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匪夷所思,一大讽刺。”

但是,我喜欢郭汝瑰,是因为,首先,他是一名爱国的将领,在抗日战场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八千健儿於兹尽矣,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也就战死在疆场,身膏野草,再无见面之期了。他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你为世界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我有两支钢笔,送给我的两个弟弟,一人一支,我那只表就留给方学兰作为纪念。”

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这是一个八路军士兵的故事,而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以下引文中的“我”指的就是桑岛节郎,原侵华日军士官,回国后,成为日本知名学者,作家,根据战地日记整理的《华北战纪》,以一个普通日军士兵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最真实、最基础的抗战。

……在到达山东和八路军发生战斗之前,很多日本兵把中国人当作低劣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可任意欺凌的民族。然而,和八路军交手后,我才明白,中国人不可轻辱,相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昭和18年(1943年)1月7日,我又接到随队出发讨伐的命令。夜里11时30分,外面大雪纷飞。讨伐队由一个指挥班、两个小队、一个机关枪分队组成,此外还有县警备队的一个中队。

在大雪中跋涉,大家都默默无语,埋头行军。……天快亮的时候,雪停了,所见之处一片白皑皑的雪原。拂晓时我们突袭了位于招远县北部一个叫做石栅的村庄。但是,八路军早已转移了。

“也许还有躲藏起来的,进村,彻底地搜! ”带队的中队长下达了命令,挨家挨户的搜查有了结果,我们抓到一名年轻的八路军士兵,我负责押送……

……八路军士兵大约二十四五岁,个子不高,但目光锐利,看上去十分干练。在青岛陆军医院进行培训的时候,我学过中国话,就打算和他聊上两句。

“你多大年龄?”

“到了招远就要杀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