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8-14 阅读数:5人阅读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心理观?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工作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工作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工作和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1、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接纳自己,以至教育自己,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全面的评价。2、接受他人,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够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等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能与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处理人际矛盾的能力。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能有效应付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4、热爱生活,积极工作。5、能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进入大学后总觉得干什么都没有精神、提不起精神怎么办?

首先去找大学负责心理健康的老师去咨询一下,看看是否有心理疾病。如果没有心理疾病,或许就是有心理问题。新生容易有适应不良现象,如对大学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人际交往不好,学习方式不适应。大学不同于高中,远离父母的呵护(约束),没及时交到朋友会容易孤独;生活条件比家里差,吃饭、作息、洗刷等不习惯,有人因不能天天早上洗澡而苦恼;对大学学习不适应,或者未能达到高中预期而失望,认为不是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也有人缺乏人生规划,缺乏目标、计划,没有了追求,丧失进取动力。或许是高考后的问题,压力大、疲劳,持续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调整会找到新的状态。积极的状态来自积极的三观,认识是情绪情感的基础,调整认识是最好的策略。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生?如果是学生的话:建议

一、首先对身体进行一个全面检查(硬件:肌肉、骨骼、五脏六腑等,软件:神经系统等)确认健康无误。

二、是否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在确认非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后,修改自己的所学专业,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且要结合后期就业后社会需求及专业发展前景来考量。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如果求学间学习、生活等费用需求供给很富足,建议:减少家中的资金供给,或把资金供给部分存封起来,利用有闲时间勤工俭学,打打工,体验一下自己挣钱的感受。

四、利用寒暑假到贫困山区实践一下、到艰苦行业体验一下生活,再到高“含金量”的行业观摩一下。

最后自己心中默默总结一下感想。最后送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永不过时!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