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及反思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8-14 阅读数:4人阅读

清朝是如何在中央军队瓦解后保持中央政府权威的?

所谓清朝的“中央军队”,应是指八旗军和绿营兵。所谓的“瓦解”,应是指太平天国起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收拾了八旗和绿营。

而这个时间段,就是慈禧初掌朝政。

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就靠慈禧的一人之力。

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及反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慈禧当作一个负面人物口诛笔伐,却很少有人会理智去想想:如果慈禧真的一无是处,她如何能够控制大清政权数十年之久?

所谓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慈禧更是如此。

作为一个寡妇,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慈禧的情商、权谋、领导艺术都有非常值得称道之处。

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及反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胆用人。曾胡左李张袁这一批汉人重臣,基本上都是慈禧用起来的,并且用的很大胆,曾国藩一度授权节制长江流域数省军务。大领导最重要的就是魄力,慈禧的这种魄力,即使男人也很难做到。

以情感人。慈禧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大打感情牌,博取同情。当她地位巩固之后,也一样很重感情,譬如对李鸿章,甲午战争那么大的事,都没有杀李鸿章,这个也很难得。

权谋驭人。充分利用了满汉矛盾,汉臣之间的矛盾,防止一家独大。为了平衡曾国藩,她会刻意扶持左宗棠,沈葆桢等人。

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初中政教处工作总结及反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搞权谋的人,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慈禧,她绝对是你们的好老师。


正所谓堵不如疏,太平天国以后清廷式微,以曾国藩之湘军为代表的地方汉人势力开始崛起。慈禧太后并非一味打压,而是开始大力起用汉人官员,借以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利用权谋之术来维持中央朝廷的权威。

这种权谋之术是维持当时中央朝廷权威的最快捷方式,但后遗症也很严重,比如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地方大员不听朝廷号令而东南互保。也是辛亥革命时清廷在南方如此快速土崩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1864年太平天国被平定,次年清廷最后的依仗僧格林沁战死, 从此以后清朝的国防就被曾国藩的湘军及其分支左宗棠之楚军李鸿章之淮军承包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慈禧太后维持中央朝廷权威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既然汉人势力崛起不可避免,那就重用然后分化。1866年,左宗棠与曾国荃同湖广总督官文发生政争,结果官文被免职。此次政争后汉人督抚开始掌握实权,满人势力消退。甚至清末全国各地的巡抚、总督这些地方大员基本上都是汉人大员。


慈禧太后的权谋之术也是炉火纯青,拉拢打压分化玩的很好,像左宗棠与曾国藩不对付,慈禧就经常借以来使两人互相牵制。

西方列强的威胁也是一方面。

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曾国藩的湘军达到巅峰,很多人劝曾国藩自立为帝,曾国藩并没有,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虎视眈眈,所以曾国藩不想再起内乱成全了西方列强。而清末的西方列强威胁之大也一定程度上使当时中国团结起来。

清廷也并非一味靠着权谋之术来维持中央朝廷权威,1900年的东南互保已经深深刺激了清廷那根敏感神经,所以1901年自洋务运动以后,清廷再次开始新政,其中重要一步就是新建陆军,以期培养出朝廷自己的亲卫,按照德国和日本陆军操练方式来训练军队,袁世凯借训练之机掌控新军北洋六镇。在辛亥革命时这支清廷寄予厚望的新军反而成为袁世凯威胁清帝退位的底牌,起到了反作用。

欢迎评论交流,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努力重建中央军,分而治之,挟洋自重

在咸丰北逃后,大清就开始训练八旗,最开始就是胜保。从八旗骁骑营、汉军炮营、护卫营、前锋营、健锐营等抽调一万精壮兵丁,编成神机营。到同治时期,这支不低开始演戏洋枪洋炮。到光绪时期,改为威远六营。甲午战争后,扩编到15000多人。参杜家骥《杜家骥讲清代制度》

溥仪时期又设禁卫军。

慈禧在戊戌政变后,开始逐渐武卫军,最高时候达到七万多人。大清从未放弃过组建中央军的努力。

(武卫军)

中央军建设马马虎虎。要想平衡湘淮,还需要就是提高各地军队战斗力。在各地开始“练军”“防军”运动,强化训练各地绿营。

直隶练军11000;奉天练军11400;吉林防军8998等。《清史稿》卷132,兵志三。

总计36万多人。目标是把这些部队训练成野战军,虽然没有达到,但制约湘淮是足够了。

从曾国藩与左宗棠、左宗棠与李鸿章翻脸开始,就意味着湘淮没法一致,做到互相制约。

其实政治说来说去就两个字“平衡”,运用好这个战术,清王朝自然就能无往而不利了。

第一,清朝八旗和蒙古精锐都在清末而损失殆尽,要么就是腐败得可以不去考量。慈禧的政治手腕的确是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她先是让地方团练,如此训练出一批将士,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从而承担了剿灭太平天国、捻军之乱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清朝扶植了弱小的军队,而打压军力强大的湘军,甚至在攻灭南京之后不久,就让湘军就地解散。挑拨手握军权的人物的关系,曾国藩和左宗棠有矛盾,而李鸿章也和左宗棠政治上也不对路,如此达到了相互制衡,谁也不服谁,朝廷就成为了他们都争相效忠的对象。

第二,对于曾李左等人,朝廷也是大用他们,却也防备着他们,如曾国藩虽然有剿灭太平天国之功劳,却也因为镇压捻军失利而被朝廷责罚,如此既打压了曾的气焰,也宣示了中央的权威。

第三,朝廷虽然团练,但是也在军队之中安插了不少的满族亲信,掌控着军队的部分力量,而且对于军队的经济命脉却也是牢牢的篡在手中,从左宗棠收复新疆一事就看的出来,军队无法自给自足,首先要得到清廷的准允,否则也不能靠胡雪岩借洋人钱来作为军饷,顺势而下收复新疆。

第四,满汉之间的对立,满族入主中原200多年,毕竟是经略已久,军政之上都是相互制衡的,而满族人毋庸置疑几乎都是效忠于清廷的,这是民族问题,汉族官僚虽然在清末得以抬头,但是满人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五,西方列强从清政府身上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他们承认清政府的权威,支持满清的统治。

提问者的提问是错误的,晚清时期没有汉族军阀!到不了这个地步!从1901年开始,有类似于军阀的人物才出现。包括李鸿章这样的人根本称不上军阀。

一个二百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权,无论你承认与否,它已经是“正统”的合法政权,就已经得到百姓特别是精英地认可。这才是清廷一直能保持一定权威的根本。

只要它被相当一部分人能够作为提取利益的载体,他就会存在。那么,这个政权的主宰者就可以利用“制衡”手段控制那部分支持者。

下面我就对这两段话进行解释。

(1)打仗就需要钱,而要钱就需要向政府缴税。这就是物质吸引。

清廷恰恰就是利用清朝在中国百姓心中还属于“正统”的心理,借助清政府的权威性来要求百姓缴税。不利用清政府,用谁呢?用谁你都是造反,你就失去了“正统”地位。而“正统”思想是1895年之前,大部分汉族精英的主体。相反,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这种“正统”地位,所以,他要砸烂一切,以宗教造反形式得到“正统”地位,“拜上帝教”第一代领导集体没人信,否则就不会有“天父”“天兄”跑下来和“天子”争权了。

太平天国因为没有“正统”地位,就需要强力征税,这就造成太平天国内部的农民起义、民乱反而比清政府少不了多少的问题所在。

(2)利用“正统”思想,才能搞“制衡”,造成综合力量超不过清廷的态势,因此,它就有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