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8-19 阅读数:6人阅读

给孩子上一节什么课能吸引孩子?

什么课能吸引孩子?还真不好说,各人感受不一样。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轻松愉悦,无负担无压力的课都能吸引孩子。学习本身是件快乐的事情,何必搞得那么累呢?我教过高中历史,两根粉笔讲一节课,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学生说起来依然眉飞色舞、津津乐道,这应该就是吸引学生的课吧?老师的课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最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博学,要语言风趣,要会跟学生交流,要与时俱进,要有亲和力。教学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不是学生学不好,实在是有些老师教的刻板。

谢谢!

想吸引住孩子首先要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般孩子的好奇心强烈,对些新鲜事物还不了解,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身边的小故事再结合部分课程,那样的效果是挺不错的

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特别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个中年女老师,说话刚强有力,堪比单田芳老师,还自带背景音效,哈哈!每次上课都会花十分钟的时间给我们讲故事,是那种连载的长篇故事,每次都给我们讲一小段,特别能吸引注意力,可惜的是,直到小学毕业都没讲完,现在回头想听,也忘记老师当时讲的故事名字了

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孩子,一定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我想有一个共性的前提,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孩子的需要,他的兴趣一定在他的未知,并且他对这个未知领域他又想知道。所以要通过跟孩子的不断的互动当中察言观色,判断孩子的需求,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随时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判断,变化方向重点内容。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声乐专业课老被老师批斗,底子差能学音乐表演吗?

先来说一个例子吧。我上师范时,上音乐课,第一节课老师就直言不讳地说:“音乐是少数人的事。”意思我们懂,但都认为老师是轻视我们,所以对此不屑一顾,觉得唱歌谁不会,大家平时都唱流行歌曲,有什么难的。然而真正上起课来,都服了。老师教我们唱谱子,一个一个过关。有的人唱得好,有的人勉强过关,还有的怎么都唱不准。老师气得指着不会唱的人说:“您们凑数都没资格!”后来学钢琴,老师又说:“这是更少数人的事。”果然,我们大多数人弹得把老师气得笑了,让我们踹风琴玩去。钢琴少,只给那些更少数人弹。

音乐,是一种艺术,需要天分。没有这个天分,确实是学不好的。有多少天分,就提高到什么程度。天分决定了上升的天花板高度。

我曾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看到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一对双胞胎姐妹,家境不错,从小跟同一个老师学习钢琴,一开始差不多,但后来就有差距了,妹妹弹得更好。一次共同参加比赛,妹妹获奖,姐姐没有。姐姐很要强,就苦练,常常弹到半夜,有一次手指头都弹出血了,染红了雪白的琴键,她却没有感觉,依然疯狂地弹。妈妈看了心疼哭了,求助于钢琴老师。老师无奈地摇摇头,说姐姐受天赋所限,没有办法,只能做心理疏导,让她接受现实。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这里就涉及到天赋问题。同样的老师,姐姐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还是比不过妹妹,手指弹出血,还在弹,已经不是练琴,是自虐了。这就是勤奋决定论的悲剧。这种因为争强好胜而自虐的情况,并不鲜见。

然而关键问题来了,所谓底子差,未必就是没天分。有的人底子差,是因为学得晚,甚至以前根本没学,天分还没有被开发,还处在“原矿”状态。

说一个与音乐无关的例子,但也可以说明这个道理。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但是当年,童第周17岁才考入初中,因为成绩差,一度被要求退学,是后来他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才最终赶上来并超越了别人,攀上顶峰。童第周一开始就是底子差,但这是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上学晚导致的,并不是因为没天分学不会。

下面这个例子与音乐有关。三栖巨星刘德华,先是靠影视起家,后来才进入歌坛。但是,刘德华在唱歌方面的发展,是非常坎坷的。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他在唱歌方面不是底子差问题,而是没有天分。我不懂乐理,据说是刘德华音域有缺陷,好像是唱不了高音。有的人甚至因此断言刘德华唱歌这条路走不通。但是,刘德华不信邪,刻苦练习,最终大家都知道了,跻身四大天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