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呼兰河传的读后感想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8-20 阅读数:4人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怎么写?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

一天买了本《呼兰河传》,到家就读了起来。其实初读《呼兰河传》,我并不怎么喜欢,耐着性子看了一遍,随手就丢到一旁了。当我重新翻开那本《呼兰河传》,细细品味,才发觉得它的精彩。

灰色的基调,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小城呼兰河,它并不繁华。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腐败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同情,哪个更值得我痛恨……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呼兰河传的读后感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现的一个镜头,就让我感慨万分:在东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人们和家畜常常会遭受到灾难。人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多么愚昧的人们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不能不是他们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小团圆媳妇刚来胡家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因为长得较高,怕别人说她谎报年龄,便说是十四岁,但尽管如此,人们还说她有意隐瞒。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人们便说她大大咧咧,一点没有媳妇的样子。不久她的婆婆时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说是可以让她更懂事听话;还认为她身上有病有鬼,于是用尽了各种迷信办法:请“云游真人”抽贴、请人来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开水中煮……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无辜地折磨死了。

我真正感受到情绪欢快起来是在祖父出场后。从作者——一个四五岁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一切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随祖父在后园尽情玩耍。锄草、抓蝴蝶、吃烤鸭、缸帽遮雨……皆描写得妙趣横生,意兴盎然。这一幕幕,作者都用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竟不自觉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在我看来,读了《呼兰河传》,觉得作者的童年是美丽而又寂寞的,更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呼兰河传的读后感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读这本书时,愉悦伴着沉痛,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我偷窥到旧社会的腐败与黑暗,很庆幸那只是萧红的童年。但,这是无法逃避的历史,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

呼兰河传读后感20字?

有幸读完了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也是我是第一次接触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呼兰河传的读后感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本书是一位朋友推荐的,书中的一些细节也已经被其做了标记并附上了一些读后感,很开心能与你在情感上有着共通性,甚感谢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认识了萧红。

《呼兰河传》虽说是一部小说,但它确实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的描写显得都比较零碎,由萧红的拼凑才变成了一本书。所以也有人觉得《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但却又完全不像自传。或许这正是萧红的用笔的独特之处,我读完之后更感觉这像是一篇回忆录,情感化叙事,整个叙事的情感主调可以概括为“讽刺”“凄婉”,同时不缺乏“轻松”与“愉悦”的基调。

文中的“呼兰河”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