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800字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8-22 阅读数:7人阅读

最近上映的《海上钢琴师》怎么样?到底是什么水平?

海上钢琴师,孤独是极致的美。

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看电影。可以欣赏最好听的钢琴曲。因为海上钢琴师男主角是世上最好的钢琴家。他比赛中完胜爵士乐创始人。水平之高,世所罕见。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看他一生的选择。你可以理解孤独。孤独是极致的美。男主角独自专心沉浸在钢琴的世界中。一生都在船上,从未下船。他用有限的琴键弹奏出无限的音乐。这是极致的美。下船意味着接触社会,人情世故。会有无数信息汇聚而来。主人公只能驾驭钢琴的键盘。而面对形形色色的外界,那就不是他了。他知道社会是有几千万的琴键的,只有上帝才能应付过来。而他不愿意迁就。不愿意去进入人情世故,尔虞我诈的社会中。于是随着老船,一起葬身大海。

前段时间去电影院打卡了这部不下5个人给我推荐的经典神作《海上钢琴师》。

可能我这么说有人会说我根本就没看懂,但是我还是要说,看的我好困啊。。而且说实话我是有些失望的,除了电影中的各种经典斗琴场景和好听的钢琴曲以外,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真的挺一般的,如果说放在之前那个年代,这确实是可以被称作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不管是从当时的时代也好,还是大时代下每个人的思想也好,对于你热爱的可以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一生都可以。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放在如今这个社会,我只能用毒液对埃迪·布洛克说的那句话来形容1900了,那就是“怂包”。我为什么敢这么讲,因为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说这就是事实啊,对,你是热爱自己所爱,但是为什么一定是要用这种方式去爱呢,爱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会选择用放弃自己的生命来守护自己的所爱,恰恰相反,你可以用你能想象到的一切方式来回馈你所爱的东西。

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就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么回事了,我完全可以接受别人给我的鱼,然后把它卖掉,然后用钱去做自己觉得挣钱或者感兴趣的事。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所以我对于这部剧的看法,更多的还是觉得要回归现实,也可能是因为我真的看不进去这种文艺类型电影吧,不喜勿喷谢谢~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一部诗意的旅程电影,我喜欢这个影片评鉴。《海上钢琴师》第一次看这片子的时候我大约是20岁,2012年左右我正读高中。那时候看这部片子印象最深的两个画幕至今脑海中尤然有影像:

1.1900与人斗琴的那股忘我,带着耳机仿佛我也在现场听琴,完全为主角所震撼,虽然我对音乐并没有太多领悟;

2.影片最后一刻,1900默默回到轮船与其一起消失于世界,望着轮船沉没的一个,好似心里头也空落落的,有种惋惜难以言表。虽然那时懂的不多、思的不多,但依旧被片中的一些内容深深触动。

   海上钢琴师:感伤的海上传奇。印象中,这是一部好片子。主人翁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那个无数人怀着美国梦的时代。生来就被遗弃在船上,被可爱的人收养。而也正是这样一个不一样的出生和生长环境,造就了不同于常人1900。1900,一个从小到大都在一条船上,从未上过岸的钢琴师,没有任何国籍,没有受到各种框架的约束,没有任何的法律、信仰、各种主义思想、或某个名族、某种特定文化等等这些去约束他,局限他。同时,他在船上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又汲取了各种各种的思想,教育方式。船上来自世界各地各个民族的员工,来来去去的船客,给他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世界,教会他种种。可以说虽然他所在的地方只是一条船,但他又毫无疑问是世界性的。而他的为人处事都以遵循自己的内心为本,以最真实的那份感觉、最自然的相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不局限于某种文化,道德标准,法律信仰等。

一个不在容器中长大的人必然不受容器本身的约束,但由于与世界他人的不一样造成了一种活在自己世界的感觉,不为外人所理解,所以很难真正与他人相互理解。而1900的音乐之所以那么动人,深入人心,这也正与他这种超脱于周边的因素有关。

1900,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艺术家,他有着真正艺术家所拥有的高贵的自尊。

  


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海上钢琴师》最初于1998年在意大利首映,情节如碧海潮生,洪涛沙涌一浪接着一浪,以回忆与交叉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名为“1900” 的钢琴天才在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

这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时刻回荡着或悠长或明亮或低沉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内心深处,感受他的情绪变化,感叹他的命运多舛,时而浪漫多情,时而气势磅礴,时而份感低沉,仿佛一切都回到了那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仿佛我们正坐在1900的身旁,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

《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涵不难参破,对纯真与自由的赞颂流淌在1900的每一次创作与沉思里,对自由的思考与孤独的品味更是回荡在每一帧画面,天赋是上帝赐予他的礼物,放荡不羁、不为物欲所动更是令他与世俗格格不入,将半生时光献给所爱,无声诠释了他的音乐只属于他自己。纯真是他的天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也正是这样,他感受到了世人难以触及的最纯粹的快乐。


或许你会和我一样,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孤独。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孤独的人?

这是一个关于天才钢琴师1900的故事。

1900在一艘轮船上出生、被遗弃、被抚养、成长、弹钢琴,到死都不愿踏上陆地。

他拥有无限的音乐才华,却放弃了名利,放弃了爱情,甚至放弃了生命。

他的心是一座纯天然的精神孤岛,不愿也不敢被繁杂的世俗污染。

1900第一次被音乐触动,是在养父丹尼的葬礼上。命运的馈赠早已明码标价。

从那时起,仿佛丹尼就化身成音乐灵感与1900的灵魂合而为一,继续相依为命。

他早遇到那个让他动情的女孩的父亲,他对他说,在陆地上才能真正看到大海,听到大海的声音。

如何评价朱塞佩·托纳托雷导演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有哪些感悟?

说实话看的时候最震撼的是那一段疾风骤雨般的弹奏,能让人真切的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初看这部影片时,除了震撼的钢琴演奏,其他人说的人生哲理之类的,我一点也没感受到,对我而言,主角追求音乐的态度与努力才是另外震撼的!

他是孤独的天才,从小出生在船上的他,有他独有的执拗与偏执,身处人群当中,心却不在。或许正是他的偏执让他的演奏格外让人震撼,因为那不仅是音乐,更是他的灵魂,他的寄托,他的全部!


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他依旧只能在音乐中表达,做了唱片,却没有送出的勇气。也许,在唱片完成时,他的爱恋与萌动就随音乐一起深藏在唱片中了。

他终究没有下得了船,没有跨出那关键的一步。甘愿待在船上一辈子,守住的是他的心,还是他的坚持呢?也许他守住的是他演奏了一辈子的音乐,唯有远离世俗,保持灵魂的洁净才能弹奏出的净化心灵的音乐。

他有他的信仰,有他的坚持,为了信仰,他放弃他的生命,但他信仰的音乐也因他的执着而越发动人!

海上钢琴师讲的不仅仅是一个钢琴师的诗意史诗,它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看清了自我存在的意义!

感谢邀请。
这是一部一1998年在意大利上映的剧情片,由
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主演,根据文学剧本《1900:独白》改编,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这是一部很经典的影片,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豆瓣评分9.2,说明了在中国这部影片也有着很好的口碑。
看完这部影片,我唯一的感觉就是孤独。1900这个不平凡的名字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在音乐上有着非比寻常的才华,但那却是孤独的,他的音乐开始沉迷,对她赞叹,但终究也比不上一个雕像——自由女神像对人的吸引力。1900就像一个小孩儿心爱的玩具,人们喜欢甚至对它痴迷,但当它掉进海里,谁也不会奋不顾身去打捞起它。这就是现实,人们喜欢他,但更爱生活。
影片的最后,1900选择和游轮一起被埋葬,他也有想过要下船,但当他站在船上眺望着外面这个车水马龙的世界,他选择了转身,也许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不希望自己迷失在外面的世界里。

感谢🙏邀请

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三部曲。海上钢琴师一直是经典。主人公是一个数字1900,讲述了一段1900的一生。他声名大噪,还是选择在船上,没有下船,遭受旁人挑衅也毫不胆怯。和生活在利益与物质驱使下的我们都不一样。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吧,让人敬畏。@头条号

电影《海上钢琴师》重映,重温这个故事有没有新感触?

《海上钢琴师》最经典的莫过于1900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帕万多,悠扬的琴声表达了1900的心声,同时也弹奏出帕万多的清纯美丽。

1900就像这艘游轮一般无拘无束,而他弹的钢琴更是天马行空,让人完全融入了大海的柔情。

1900透过游轮玻璃窗看到了他一生最美丽的女人,从那时起他的眼睛就像定住一般,没有离开过,而他手中弹奏的钢琴不自觉的变了曲调,变成了帕万多的美丽清纯,变成了自己初恋的甜蜜,帕万多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撞击着1900的心,1900终于忍不住冲了出去,可面对的却是浮世繁华,他知道,一旦他下邮轮,追求自己的爱情,他将再也不会弹奏出任何琴声

1900是无所适从和内心仿徨,只有融入大海才是他最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