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3-13 阅读数:10人阅读

“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就是探究所有事物、所有知识去感悟道理或真理。“格物”就是探究、追本溯源、实践体悟。“格物”在中国古代也是“科学”的代名词,又泛指自然知识、自然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构等。近代日本学者首先从西学中,引进、翻译了“科学”一词,后传入中国,由此“科学”一词就替代了“格物”一词。


“格物致知”、“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又是由于理学大师朱熹和心学大师王阳明而为世人所推崇。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探求事物、知识,以追求“道理”“真理”。类似于实践出真知。但是实践出真知的“真知”是“客观规律”,而朱熹“格物致知”的“真知”却是现实社会中的“天理”也就是儒家纲常伦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强调“致良知”,探求人内心深处先天本已经有了的不过是被后天的私欲所蒙蔽了的“天理”,也就是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至善(儒家的纲常伦理),在以此指导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举止。“知行合一”是指认知和践行的统一,类似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通过“致良知”发掘出自己内心的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身。倆者是一体的、同步的、统一的。也正是由于此,后人更加推崇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通俗的讲法是格除物欲致良知,这里的良知不是良心,可以理解为优良、良好的认知。把你内心正确、良好的认知和行为或者行动结合起来。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有什么难度?心里知道然后就去做嘛。

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我们应该知道,知易行难。身处俗世中,欲求万端、盘根错节、孽念滋生,就如同一泓清澈见底的清泉,一眼看去,自然通透明了;但种种杂念掺合其中,浑浊不堪,你哪里还看得清,找的回真正的自己?找的到良好的认知?

即便你有了一些想法,你也不敢确定这就是最好的,更不敢确定照此坚决实施后的后果。以至于瞻首顾尾,犹豫不决,煎熬不已。

比如说,一个政治家要施行一项政策,他的立意是好的,为了让百姓生活更富足,但他会面对很多阻力:第一是既得利益者,不想求变,因为变化就是隐患,不变才能维持;

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可能就是受益者,既得利益者必然挑拨、煽动受益者,而受益者也无法确定这个政策是否真的会带来好处,毕竟未知的东西都让人恐惧;

第三是执行者,执行过程错误理解,或者故意错误解释,或者借故中饱私囊,执行走样……如果这个政治家是一个俗人,他就会被眼前的这一团浑浊迷惑,顾及自我名誉、利益、情感而放弃。更有甚者,会对自己的政策产生怀疑而放弃。

但倘若这个政治家是一个圣人,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他首先要知:一眼看到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眼前乱云飞渡其实只是插曲,对他不会造成无法承受的压力,他便会勇于担当,果断处置,坚决实施,最后达成自己的良好愿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格物致知。每天静虑,革除内心的那些虚华的欲望,发现良知。如果能够悟透生命的意义,人生一切妄念都毫无意义,一切物质的欲望都不过是在为自我设限,增添枷锁。一切的境遇都不值得逃避和恐惧。如果通过静虑,思想沉渣日少,看世界就会更加通透,就越接近本我,放弃自我,看到的、留下的就是良知,不为外物干扰,就能够正确行事,知而能行也。

看到这个问题,有书君其实也是懵逼的,以前看到这两个词只是看过就过了,从未想过它们的意思。当问到它们的意思时,有书君有点手足无措,于是便查了资料,对这些资料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格物是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最早出现于《礼记·大学》之中,所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格物致知相伴而生。这里的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其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逐渐积累中豁然贯通。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穷尽之意。训“物”为事,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也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在这里,“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理,都要去格,去探究,探究得愈穷尽,知得也愈广。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穷理须穷究得尽,人们必须经过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深刻体认。

明代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从“心即理”学说出发,认为格物的着手处,应是体认本心。王阳明的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便是立明本心,为善去恶,用良知规范事物。

格物是观察事物的辩证手段,过去的格物仅停留在唯心层面,现在可以用科学的观点来格物,从而得出更可靠并且实用的规律,比如政治经济学,看似宏大无比,用格物的手段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即为人的社会行为在不同的时空点上不同的表现,而知行合一,则是在得出某种正确理论后用于指导实际行动,知作用于行,行是贯彻知的方针,知行合一产生成果,知是施工图,行是施工作为,有了知与行的合作,造出了成功的产品。

知不光是过去心学上的良知,应该包括科学上的正知,一个具有心态上良知科学上正知的人,去实际行动更能为社会创造利益。

为什么要说知行合一?难道我们平时在工作生活中都不是知行合一么?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非做到了知行合一。

我们通常所遵循的原则是:知是知,行是行。说归说,做归做。我们的知识大多不是通过实践得来,而是靠学习或被教育得来。舶来的知识是存在误差的,内心并不坚定或笃定,所以不能算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是要用我们的良知去认知世界,摒弃一切的主观意志和判断,不参杂任何形式的意识形态。这样的认知,才是纯粹的知。

知,是心知。心里知道,心里明白。所谓心如明镜,心即理。心主神明,意即心才是我们的主人。违背内心的意愿,实属本末倒置。可是我们明明心里知道明白,就是不肯按心里知道明白的去做,去实践,往往才是无法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因所在。有了心知,而后行才能与之高度统一。故曰: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格,就是深究,追根究底,追本溯源的意思。只有追根究底,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探究事物的本质需要正心意诚,实事求是,不参杂人为因素,不以善恶好坏美丑的主观意志去判断,便能无限接近事物的真相。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是要有所作为,才能达到知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身体力行才有可能达到探究出事物的原理,进而知行合一。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其实是一体两面,前后相随不可分割的整体。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行合一唯有正心诚意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