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3-13 阅读数:6人阅读

“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就是探究所有事物、所有知识去感悟道理或真理。“格物”就是探究、追本溯源、实践体悟。“格物”在中国古代也是“科学”的代名词,又泛指自然知识、自然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构等。近代日本学者首先从西学中,引进、翻译了“科学”一词,后传入中国,由此“科学”一词就替代了“格物”一词。


“格物致知”、“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又是由于理学大师朱熹和心学大师王阳明而为世人所推崇。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探求事物、知识,以追求“道理”“真理”。类似于实践出真知。但是实践出真知的“真知”是“客观规律”,而朱熹“格物致知”的“真知”却是现实社会中的“天理”也就是儒家纲常伦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强调“致良知”,探求人内心深处先天本已经有了的不过是被后天的私欲所蒙蔽了的“天理”,也就是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至善(儒家的纲常伦理),在以此指导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举止。“知行合一”是指认知和践行的统一,类似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通过“致良知”发掘出自己内心的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身。倆者是一体的、同步的、统一的。也正是由于此,后人更加推崇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

看到这个问题,有书君其实也是懵逼的,以前看到这两个词只是看过就过了,从未想过它们的意思。当问到它们的意思时,有书君有点手足无措,于是便查了资料,对这些资料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格物是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最早出现于《礼记·大学》之中,所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格物致知相伴而生。这里的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其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逐渐积累中豁然贯通。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穷尽之意。训“物”为事,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也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在这里,“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理,都要去格,去探究,探究得愈穷尽,知得也愈广。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穷理须穷究得尽,人们必须经过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深刻体认。

明代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从“心即理”学说出发,认为格物的着手处,应是体认本心。王阳明的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便是立明本心,为善去恶,用良知规范事物。

人生就像跷跷板,人生就像跷跷板,感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弄懂“格物”,“知行合一”,必须要了解与之有关的王阳明这个伟大人物。王阳明是中国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被世人称为两个半圣人之一,两个圣人是孔子,孟子,王阳明算半个。圣人标准是“立言”“立德”“立功”,王阳明心学是立言,一生力行知行合一是立德,提军剿灭宁王叛乱是立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格物”是王阳明十八岁求学于娄谅讲授“格物致知”之学,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说白了“格物”就是面对世间万物,深入思考研究,找寻内在规律。

王阳明在被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阳明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悟道后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套用现在话语,就是“理论来之实践,提升总结后又付诸于实践”。大白话,干是硬道理,但要结合实际,要有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