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5-22 阅读数:8人阅读

蛴螬有什么生长特点?常危害哪些农作物?

在阿冰小时候,家里的耕地还是使用原始的手工劳作,地里很少上化肥,每年春耕秋作,都是将家里用秸秆、粪便、杂草等发酵沤肥的有机肥上到地里,那时候农村种的粮食、蔬菜才是真的绿色食品,只不过受限于生产方式,粮食、蔬菜等的产量不是很高,且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危害。蛴螬作为地下土壤中生活的害虫,小时候没少被我们从土壤里刨出来耍玩,抓的多了就拿回家喂鸡吃。现在农村耕地滥用化肥农药,其实土壤中的蛴螬相比过去已经大量减少。

说起蛴螬,估计很多人不清楚是什么,但要说起金龟子,相信很多生活在农村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金龟子名字好听,却是农村农作物的害虫,对庄稼的破坏很大,而金龟子的幼虫就是蛴螬。蛴螬的读法是“qi cao”,这种金龟子的幼虫,初见时白嘟嘟,肉乎乎的,看起来没有攻击性,但对农作物的根茎,生长发育都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在阿冰老家习惯叫这种幼虫为“地狗子”,以前农村耕种以铁锹翻地,牲畜犁地,经常会在秋收秋种时将生活在土壤中的蛴螬翻出地面。

1、以前之所以耕地土壤中蛴螬多,与人们使用的秸秆粪便沤肥有关系,蛴螬最喜欢生活在半腐烂的有机肥土壤中,而且秸秆在沤肥过程中,本身就包含很多虫卵,不能完全腐熟的话,上到地里,就会滋生很多害虫,而且蛴螬也格外喜欢生活在这种肥沃的土壤中。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简单来说,蛴螬就是生活在土壤里,根据气温的变化,生活的深浅不同。比如气温低于5度高于23度时,蛴螬会往土壤深处进,夏季天气炎热,晚上凉爽时,蛴螬会爬出来在地面活动。太高太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蛴螬的生活习性,而且太高的温度和太低的温度都会导致蛴螬风干,脱水致死等等。

3、再就是蛴螬具有负趋光性,蛴螬不喜欢阳光,喜欢生活在隐蔽的地方。

4、蛴螬喜欢吃的东西很多,属于典型的植食性害虫,对植物的根茎、种子、幼苗等等危害很大。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蛴螬是植食性害虫,喜欢吃的植物很多,比如花生的种子、红薯的根块、大豆的幼苗,花木、高粱等多种植物的幼苗根茎等等。

而且蛴螬吃的时候,不是啃咬就是钻洞,直接导致农作物枯萎死亡。

农村有一种飞虫子,农民称为金虫子,学名叫做金龟子,本来是一种人人讨厌的害虫,但上世纪80年代因为央视少儿节目的“金龟子”刘纯燕的演绎,使其成了影响一代人成长的童话。不过,童话再美好,金龟子还是一种让农民讨厌的害虫。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所说的地下害虫蛴螬,就是金龟子的幼虫。金龟子在交配后一般10天至15天就会产卵,它的卵一般产在松软湿润的土壤内,特别是低洼的水浇地,最容易吸引金龟子产卵,它们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挖土,爬进挖好的坑里产卵,一头母性金龟子,一般一次产虫卵一百粒左右。金龟子产卵后一般自然死亡,其卵在土中生成幼虫,就是我们所说的蛴螬,也有的人以其形状称其为鸡屎虫。

过去农村使用土杂肥较多,蛴螬往往最容易在湿润的土杂肥中生长,特别是未腐熟的土杂肥,在继续腐熟中会产生一定的温度,最适宜蛴螬生长。蛴螬会假死,晏子记的小时候只要发现蛴螬,用小棍一动它,它就会装死不动了。

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 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所以一直生活地土壤中,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都往下部活动,温度适宜时往上活动,一般10厘米土温达到5度以上,开始往地表运动,地温15度左右活动最兴旺,如果地温高于23度,就又往下部移动,秋季再往上部运动。蛴螬一到两年1代,幼虫查在土中越冬,春后变成成虫子金龟子。

蛴螬一种杂食性害虫危害的农作物非常多,因为其生活习性包含植食性、腐食性和粪食性。果园、苗圃、庄稼地、蔬菜园,都容易受到蛴螬为害。对于农作物来说,蛴螬为害主要是春秋两季,因为这两个季节地温最适宜蛴螬往上部运动,往往咬食农作物刚播下的种子、地下根块以及幼苗嫩茎,花生地最容易受到伤害,其他豆科作物、茄科作物、十字花科、菊科作物的幼苗也往往受害。薯芋类作物的根块也往往遭受其钻孔损害,如土豆、红薯等。被蛴螬啃咬造成的伤口还可诱发植物病害。

蛴螬有什么生长特点?常危害哪些作物?

谢邀!蛴螬是地下害虫之一,它对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具危害性,甚至连草根、树根也咬食,尤其是对一些嫰苗如花生、玉米、小麦、豆类红薯等,幼苗时主根多在独根时,蛴螬很容易的就把苗根咬断,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令农民深恶痛绝!

蛴螬形态特征

蛴螬俗称土狗子,或者白土蚕,体长幼虫1.5cm,大个的可达3~4cm,体宽大约1cm,头多为红、褐色,身体为白色,有光泽,后部呈灰褐色(内有屎的缘故)。褪长于腹部前胸处,前胸发达,在两侧边缘处为黄褐色,腹部深褐色,有光泽。卵为椭圆形,长约2mm,乳白色。幼虫腹部中央有两排刚毛。

为害症状

它潜伏在土壤中,啃食作物的根茎和地下果实。依靠头部和腿拱土分土打洞蠕动,短距离为害相邻作物。作物根部被破坏,而出现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

对于蛴螬等地下害虫,要以预防为主,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杀成虫与杀幼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1)种子处理:播种时,用50%辛硫磷乳油,按照每亩200~250克的量,拌入细沙混合均匀,制成毒土,撒施于播种沟穴内。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尤其是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潮湿的鸡粪里最易生蛴螬),精耕细作,科学浇水施肥。

(3)有条件的,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根据蛴螬的成虫羽化后,有夜间趋光的特性,安装杀虫灯捕杀成虫,从根本上减少田间的落卵量,从而使田间的蛴螬得到有效的控制。

(4)化学防治,拌毒土撒于植株的四周,或用喷雾器拧下喷头向作物根部喷药,喷药时机在下雨前或喷药后浇水,能有效地防控蛴螬的为害。药剂选择毒死蜱、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等。按说明兑水倍率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