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教案,贞观之治教案设计

作者:ysladmin 时间:24-03-14 阅读数:6人阅读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寿命最短,年仅61岁就去世了,这是为什么?

答:哎,这位提问问题的网友,真是越来越调皮!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小白,小白中又透出满满的调皮。

有一句歌词怎么唱来着?

“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贞观之治教案,贞观之治教案设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个人之中,肯定有一个人寿命最短,一个人寿命最长嘛。

晚清四大名臣指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因为曾国藩寿命最短,您就问为什么曾国藩寿命最短;如果是张之洞寿命最短,您就会问为什么张之洞寿命最短,怎么着都会有这么一问。

贞观之治教案,贞观之治教案设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吧,那就来认真解答一下吧。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11月26日,逝于1872年3月12日,享年61岁,四人中寿命最短。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2月15日,逝于1901年11月7日,享年78岁,四人中寿命最长。

贞观之治教案,贞观之治教案设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晚清中被称作四大名臣的四个人之中,其中最给人好感的就是曾国藩了,在早年他并不是十分的有才华,所以经常苦读诗书,年纪轻轻的就成为了举人。

虽然相较于其他古代中十几岁就已经名满天下的才子他确实不算的上是惊艳,但也算得上同行之中的佼佼者了。

后来进入官场之后,和其他的几个大臣一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在当时建造的一些工厂在后来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他一生都提倡制怒不生气,注重养生,家风也非常的好。但这样的他竟然相较于其他几个人去世都要早。

曾国藩在午后散步的时候,突然就感觉到了不适,然后手脚麻木,突发脑溢血。当时他的长子知道了连忙扶着他进了屋中,但是仅仅从他发病到去世仅仅是四十分钟左右。

一、首先有他家族里面的原因

前面我们提到过他从小都是苦读书,耗时耗力,身体比一般的人羸弱。

而且他的家族里面还有家族的脑血管遗传史,祖父,父亲,母亲都是被这个病给拖垮的。到了他这,经常性中风那肯定不能算是很突然的一件事情。

二、其次的原因就和他人生的两大嗜好离不开了

他的嗜好可不是吸烟喝酒烫头,他的嗜好是抽水烟和围棋。这个水烟比现在的烟对身体的伤害更大。而且令人吃惊的是非常儒雅的曾国藩竟然从十几岁就开始烟管不离手了。因为他的家里面就是这样的,所以他多多少少也受了很大的影响。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只针对问题本身,不做过度解读。

问题是说曾国藩为什么寿命最短?61岁就去世了。在我看来,并不是因为曾国藩这个人身体不好。虽然他有一些疾病,但这并不是他寿命比较短的主要原因。

在这里大家都回答了很多很多方面的因素,我只回答一个因素,那就是曾国藩的性格。

曾国藩向来以儒家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确切的说,他应该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这个在他年轻的时候就看出来了,有一次他在日记当中写到,他今天看到了一个美女,这个女人很美,所以他多看了几眼。这是非常不道德的,他把多看几眼美女都认为是一个非常不道德的事情,问题是,他从来都是以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所以我想这个人应该过得不是很快乐。

以至于以后,他创建了湘军,在湘军前期的战争当中,他败多胜少,很多时候都是在煎熬,虽然说这锻炼了他的忍耐能力,但同时也是让她过的非常非常的压抑的。

如果一个人活的快乐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寿命通常会比较长,如果一个人活的总是那么的不开心,那么这个人通常寿命也不会长。

虽然后来他平定了太平天国,创造了所谓的不世之功,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但是这个代价也是很大的,他牺牲了多少的青春年华,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甚至连他的弟弟,曾国华都死在了战争当中。

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他就更加得禁欲了,虽然他的下属们,一个个该抢的抢,该玩的玩,但唯独就他不能这样做。在电视剧太平天国里面,他想养个小妾都养不了。每天对着一个美女生活,但又不能占有这个美女,你说这种人生是不是过得很不开心?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曾国藩寿命短,原因就在于她活的不开心。

晚清四大名臣,又叫四大中兴之臣,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寿命最长的人是李鸿章,活了78岁;寿命最短的人是曾国藩,仅仅活了61岁。

之所以称他们为“中兴之臣”,是因为他们在晚清大厦将倾之际,毅然而然地站出来承担起匡扶社稷的大业,使得大清在几近覆灭的情况下,又苟活了几十年。

人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中兴之臣能够将大清江山守住,又从战乱的局面中恢复元气,耗费的心神可想而知。

更倒霉的是,他们在为国事日夜操劳的同时,还要小心翼翼地“迎合”慈禧的心意,稍有不顺,轻则罢官回家、重则老命难保。四大臣能在任上以“老死”作为自己的人生结局,他们背负怎样的心理重担,常人难以想象。

曾国藩与其他三人背负同样的重任,面对同样的领导,而他的寿命在几人当中最短,根本的原因是他的身体素质最差。

读过《曾国藩日记》的人,一定留意过一个小细节:曾国藩自30岁开始,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描述,开始逐渐增多。

比如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曾国藩在日记中如是写道:

这一年,曾国藩31岁,刚刚通过殿试,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工作压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与同龄人相比,曾国藩可谓年轻有为。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火力全开”的年纪,曾国藩却以耳鸣为苦。

通常,一般的小灾小病,对于一个立志“成圣”的男人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更勿论是写在家书里拿给后人看。曾国藩的耳鸣,一定是久受其症、难解其扰,故而,才会将这种常人眼中的小病,写在家书里。